《雨季不再来》读后感

这是关于三毛还是二毛时候的一本书。

《撒哈拉的故事》的先入为主,使我下意识以为三毛从出生就是个热爱生活,永远有自己想法的人。但事实上在她小时候也曾敏感、脆弱、孤独和迷茫:她敏感到可以理解一个哑巴炊兵的言语,她脆弱到可以因为数学老师的不相信和羞辱再也不愿上学,她孤独到把自己关在家中三年不问外界的春去秋来,也迷茫怎么也找不到谋生的一技之长。但三毛这匹千里马还是遇到了伯乐——顾福生,他是台湾知名的油画家,三毛被送去他那里学习西画,不同于她的数学老师,顾福生总是以平等和尊重的语气教导她。学了一段时间,三毛的画不见起色,但值得欣慰的是,她已经逐渐可以踏出那个闭塞的房间了。然而天赋似乎总是守恒的,顾福生把她的文章《惑》推荐给了时任《现代文学》的主编白先勇,白先勇非常肯定三毛的文笔和想象,当即决定发表。三毛书里说她永远感谢顾福生和白先勇,他们恰到好处的温暖,冥冥中把她从过去那个黑洞里拉了回来。那时,她的世界似乎又亮了。正因对生活重拾起希望,后来她才计划出国留学,然而这 “西风” 是真的不识相,她坚持中华礼教里的 “忠、孝、悌、忍、善” 却反而成为了洋鬼子们利用的把柄——他们享受了礼教,却没有回报她应该的尊重。虽有文化差异,但能感觉到三毛逐渐在向阳生长:三个月从德语小白变成了最优生,照料和保护那只叫安东尼的小鸟,去罗浮宫解读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,去东柏林办境签证邂逅钟情于她的军官,去塞戈维亚城夏米叶家中结交那群对艺术死忠的朋友。到这里,三毛心中的雨季已然过去,缓缓升起了一抹红日,格外灿烂和温暖。

雨季除了象征着十七岁的青春年华外,同样也代表了满是泥泞的成长岁月。或许任何事情都不只有一个面:三毛的数学老师把她上学的门关了,顾福生/白先勇却又给她开了扇写作的窗;三毛把自己封闭在芥川龙之介、福尔摩斯、水浒传的书之世界里,却也因此得到了极高的写作能力;三毛离开父母的襁褓孤身到异国留学,反而变得更加独立与坚强。三毛在《雨季不再来》说过一段话我深有感触:真正的快乐,不是狂喜,亦不是苦痛,而是细水长流,碧海无波,在芸芸众生里做一个普通人,享受生命一刹间的喜悦,那么我们即使不死,也在天堂里了。狂喜让我们不想回归平常,苦痛让我们无法自拔,平静、平常、平凡的中庸之道会否才是最明智的选择?

三毛如是,我亦不例外。我记得大学以前一直不是很顺,高考过后,尽人事知天命,父亲建议换个环境,所以选了北方的大学主修计算机。命运的齿轮就此转动,到了大学,除了学会自食其力外,我在家乡的鼻炎也奇迹般的好了,但最重要的是——陷入了对计算机编程无限的痴迷当中,在学完 C 语言就自发地写了一个扫雷和贪吃蛇游戏,后来又参加了很多全国比赛、保研、读研,最后毕业去互联网大厂工作…有时走在上海的街头我还会想,为什么此时此刻会在这里,而不是家乡呢?我低下头看着自己的掌心,应该是 “勇于改变” 的力量吧,改变所处的环境,改变自己的心态,改变学习的方法,改变看问题的角度…但最重要,还是 “勇于” 二字,凡事开头难,不踏出第一步去拨开云雾,何时可见青天?正如三毛如果一直把自己陷在家里那个方寸之地,顾福生和白先勇就算是伯乐本乐,起码三毛这匹千里马要敢于跑才行。

或许我们都必将经历雨季的泥泞,才能从容地走到撒哈拉去。

 

Leave a Comment.